汽车业务增长最高超过40%!2021汽车芯片大厂营收纷纷创新高
汽车芯片短缺,进入2022年以来依然未有缓解,市场涨价依旧。在最近央视的报道中,意法半导体的L9369芯片在上海赛格电子市场的价格被炒至2800元,而这款芯片原价仅20元左右,涨幅高达14000%。离谱的价格,投射出的是目前市场上芯片供应情况依然很严峻,需求持续高涨。 在这种背景下,汽车芯片大厂的2021年业绩迎来的大幅增长,甚至有多家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。 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在此前公布的2021全年财报中,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7.6亿美元,同比
电子发烧友网报道(文/黄晶晶)随着2021年国内芯片上市公司业绩预告陆续发布,我们看到了一个繁荣的芯片设计行业。高达55%的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100%,四家企业增长超过1000%!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,中国芯片公司是否能持续地“风景这边独好”?
据电子发烧友网的统计,国内芯片上市公司包括IC设计、功率器件和IDM厂商约有67家。其中IC设计公司有50家,IDM企业共15家,还有功率器件设计企业2家。
如果按不同的上市板块来看,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最多达33家,占比达49%,其次是深市创业板,有16家占比24%,接着沪市主板,有13家占比19%,深市主板有5家,占8%。
2019年科创板的开闸,的确助推一大批芯片公司登陆了资本市场。
刚交付就召回!全年交付没有一家破千?美国造车新势力们的真实情况
电子发烧友网报道(文/梁浩斌)在2014-2015年,国内推出了多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,自此掀起了一股电动汽车创业的热潮,一时间各路资本涌入造车赛道。到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中,国内在过去三年中新势力造车企业数量已经超过60家,在最高峰时这个数字甚至超过100家。 当然,在“爆雷”声音不断之下,经过几年时间和市场的筛选,余下的新势力玩家都几乎已经踏入正轨。头部玩家蔚来、小鹏、理想、哪吒的月交付已经稳定破万,累计交付量
2021过半上市芯片公司净利增长超100%
随着这些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发布,我们重点来看看他们在去年的表现到底如何呢?由于有6家公司截止发稿前还没有发布业绩预告,因此笔者只统计到61家企业的业绩情况。
我们可以看到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数量达49家,其中增长超过100%的达29家,占比达48%,增长超过1000%的有4家,分别是北京君正,国民技术、东芯股份和士兰微。也就是增长超过100%和超过1000%的企业数量占比已经达到55%。另外,7家归母净利润为负,3家上市尚未盈利,2家扭亏为盈。2021年净利同比减幅最大的是寒武纪,达94.98%。总体来看,2021年上市芯片公司的业绩非常可观。
四家企业净利增长超过1000%
士兰微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,将增加145,002万元到146,354万元,同比增加2145%到2165%。
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增长?士兰微表示,2021年公司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产能建设目标,公司产品持续在白电、通讯、工业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取得突破;电源管理芯片、MEMS传感器、IPM(智能功率模块)、MOSFET、IGBT、SBD、TVS、FRD、LED 等产品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,产品结构持续优化,产品综合毛利率显著改善,营业利润大幅度增加。
2021年士兰微控股子公司士兰集昕 8 吋线基本保持满产,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,实现全年盈利;公司控股子公司士兰明芯 LED 芯片生产线实现满产、高产,实现全年盈利。
另外,2021年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值较多,带来了超过5.8亿元的净利润。其中安路科技于2021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,公司享有的净资产份额按期末公允价值调整,导致净利润增加53,396万元。视芯科技2021年引入外部投资者,公司享有的净资产份额按期末公允价值调整,导致净利润增加5,229万元。所以,士兰微的净利润在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投资增值。如果去掉这部分,净利润增加9.4亿元左右。而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6,760万元。因此,士兰微在2021年净利润表现是非常出色的。
北京君正的高增长,主要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终端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,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;同时,公司在工业、医疗、通讯、消费等领域的销售收入亦实现了较好的同比增长。公司各产品线需求旺盛,致公司总体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,从而带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大幅增长。北京矽成自2020年6月开始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畴。另外,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约为3,100万元,去年同期为5,270.91万元。因此,2021 年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增长。
国民技术表示,2021年集成电路下游市场需求增加,公司系列化通用MCU产品在报告期 内实现较大规模增长,集成电路业务销售收入和毛利同比较大幅增长。另外,2021年锂电池产业发展较快,公司负极材料类业务销售较大幅增长,负极材料类业务的销售收入和毛利同比较大幅增长。
东芯股份表示,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回暖,行业整体的景气度较高,公司产品对应的市场需求旺盛。随着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以及对客户导入期逐步完成,产品逐步放量,销售规模逐步扩大,规模效应逐步显现。其中,通讯、工业等领域增长尤其明显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微缩产品制程,提高产品良率,并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持续优化,提升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。在全球产能紧缺的情况下,公司积极应对,持续推进多元化多渠道布局,为业绩增长提供产能保障。
2022年高增长的动力?
在此前的报道《400多家营收超1亿元芯片公司,撑起国产芯片未来》中,笔者对这些2021年营收过亿的芯片公司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。而在对上市芯片公司的业绩情况进行统计,也能明显地看出2021年芯片公司的营收增长也是非常迅速的。问题是2022年会怎样呢,还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吗?
外部环境:外冷内热
最近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俄乌战事,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掌握关键半导体材料全球七成产能,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级氖气供应国,占全球产量近七成。半导体级氖气由俄罗斯生产,是钢铁制造业的副产品,再经过乌克兰进行纯化以达到半导体生产需求。此外还有俄罗斯供应的钯材料,用于存储NAND Flash以及传感器的生产制造。这两国之前的争端,必将对全球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带来影响。
但是我们将时间再拉长一点,从美国对中国众多科技公司的禁令制裁、以及限制EUV光刻机的获得、审查涉美技术的半导体设备的进口等等。无论是战争带来的供应破坏,还是人为的禁令限制,我们姑且可以认为,这样的外部环境的“冷漠”,对于国内半导体的发展是一种打击。
要知道,国内无论是晶圆代工厂的遍地开花,还是芯片设计企业的持续攀升,以及资本在关键薄弱环节的大手笔投入,这股芯片产业建设的热潮一直在国内涌动。外冷而内热,是当前国产芯片发展的现状。当然,哪怕国际上的环境有再多的不确定,和“不支持”,也没有改变我们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决心和信心。
内部环境:上天下地
中国在5G、人工智能、汽车等领域已经走在全球前列,工信部数据显示,中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达142.5万个,中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%以上。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,超过98%的县城城区和80%的乡镇镇区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.1个,比2020年末提高近一倍。
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,2021年新能源汽车(含纯电动车、插电混合式电动车、燃料电池车)销售总量达647.3万辆,年成长高达122%,创下汽车电动化发展以来最高成长幅度。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车销量再度超越全球总量半数,而新能源车则占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19.3%。
也就是说,无论是天上飞的信号还是地上跑的汽车,以及它们的智能化,中国的布局都已经在领先。这些应用对于芯片需求的激增就不再赘述。
此外,智能家居、智慧照明、工业物联网、数字化转型、碳中和、绿色能源等元素都在刺激半导体技术升级和需求增加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需求的增长虽然已经通过扩产能进行应对,但是显然产能的扩建周期并不能完成匹配需求的快速增长,再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,涨价和缺货的预期会被拉长。真实而强有力的终端需求,始终会是上游芯片厂商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小结:
从2021年芯片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,大多数企业的增长是非常可观的,企业的成长壮大非常迅速,这几年,虽然有各种“限制”,有的企业遭受了几轮制裁,但是无论是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还是智能汽车、服务器,国内芯片企业都有了更多机会进行渗透。国产芯片在国内市场如鱼得水,是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,是国内强大的终端需求拉动所给予的,是好政策、实干精神所给予的,就好像吴京的《战狼2》电影表达的那样,无论你身在何处,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。
TDK公司开发适合汽车应用的KCZ1210DH系列共模滤波器
TDK公司(TSE:6762)开发了适合汽车应用的KCZ1210DH系列共模滤波器。该系列以1210的外壳尺寸(1.25 x 1.0 x 0.5 mm)为汽车高速差分传输信号线路提供了噪声控制功能,并将于2022年2月开始量产。